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研发出非侵入式意念控制机械臂
07-08
7月7日消息,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贺斌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和明尼苏达大学合作,成功研发出史上第一款“非侵入式意念控制机械臂”。这项突破性的技术,被刊登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《科学》旗下的Science Robotics(机器人技术)中。“非入侵式意念控制机械手臂”是采用一种可与大脑无创连接的脑机技术,可以直接从人的头皮上获取神经信号,不需手术植入芯片。它能够根据大脑中的想象运动来控制机械臂,追踪随时移动的光标。
根据研究报告显示,迄今为止,已有68名身体健康的人参与了该项技术的实验。他们无需使用实际的肢体动作,只需用“脑力”就可以操作机器完成动作,比如打开智能电视、操作无人机、移动鼠标打字,甚至是发声交流。
研究人员称,这项技术将会帮助更多的瘫痪人员和运动障碍患者提高生活质量。在未来,该技术可能会像手机一样普及,让每个人都拥有能够用意念控制物体的超能力。
脑机接口,顾名思义是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计算机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,以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。有了脑机接口,不需要实际的肢体动作,只用“脑力”就可以操作机器完成复杂的动作,比如操作无人机、移动光标、打字,甚至发声交流。
不过,迄今为止成功控制机械臂的BCI都要通过手术在人的脑部植入电极、芯片等。这些植入物需要大量的医学和外科专业知识才能正确安装和操作,更不用说成本和潜在风险,目前只限于少数临床病例应用。
因此,开发侵入性较小甚至完全无创的技术成为BCI领域的一大挑战,也是贺斌教授在神经工程学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。如果无需脑部植入就可以实现靠“意念”操纵环境或机械肢体,BCI技术将帮助众多瘫痪患者和运动障碍患者大大提升生活质量,也有望为普通人群带来广泛的应用。
▲领衔该研究的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贺斌教授(图片来源:学校官网)
但是,使用非侵入式外部传感器而非脑部植入物时,BCI接收到的信号会更加嘈杂,导致分辨率较低,难以精确控制机械臂,容易造成动作不稳定、不连续。
为了克服这个难题,研究团队采用了独特的解决方法:利用新型传感和机器学习技术,并通过人机相互适应的训练方法,分别增强脑机接口的“脑”部分和“机”部分,从而显著改善脑电图(EEG)源的神经解码。
▲研究框架示意图,使用连续追踪的方法同时对用户和机器进行训练
研究中采用了无创的脑电图源神经成像技术,可以通过头部的电特性和几何形状来推断大脑皮质的活动。这种新技术过去在离线神经解码中显示出有减轻噪音影响的优势。研究团队这次开发了实时平台,帮助提高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。
经过训练,这种新型BCI在精确控制机械臂上展现出巨大进步。二维平面控制光标移动的传统任务中,相比非侵入式BCI,新型的BCI学习效果提高了近60%。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个更接近现实使用的情境,也就是由用户采用运动想象来连续追逐随机移动的光标,这个任务的学习成绩提高了5倍以上。
目前为止,研究团队在68名健全的人类志愿者中进行了测试,接下来计划在临床试验中用于患者。对于这项技术将来的应用,贺斌教授认为:“我们的工作代表了无创脑机接口的重要一步,未来有一天这项技术可能会成为普及的辅助技术,就像智能手机一样,帮助每一个人。 ”
文章来源:泡泡网
- 上一篇:江苏乌桕特价供应服务为先
- 下一篇:静海q195d大口径镀锌方矩管尺寸
- 2021-10-17法拉第未来遭前CFO起诉竞业禁止协议被指违法
- 2021-09-16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研发出非侵入式意念控制机械臂
- 2021-08-12徐工沥青拌和站产销逆势创新高
- 2021-08-12超声波振动筛多少钱一台哪里有卖的
- 2021-08-12鞍重股份2013年振动筛产销调研纪要
- 2021-08-12第二届全国有色金属采选冶实用技术与装备大会将于4月在昆明召开
- 2021-08-03中国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
- 2021-08-01成都温江区召开大蒜油菜机械化种植现场会
- 2021-08-01上海金泰SG70型液压连续墙抓斗荣获TOP502017年度产品奖
- 2021-08-01安吉半自动塑料印刷机优质推荐